在一些和史前生物有关的科幻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可怕的场景:那些体型庞大的远史前生物,各个都好像要“冲破云霄”,人类站在它们面前,就好像是我们站在平地上,抬头仰望面前的一座高楼大厦一样。
而且如果从地球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史前巨兽竟然都不是虚构的,也就是说,它们在地球上都曾经真实存在过,那么,为何如今地球上的生物,却都变得很小了呢?
史前生物普遍“巨大无比”
先让我们看一下地球上的“巨虫时代”。它所处的时间段,是距今3.6亿年-2.8亿年之间,石炭纪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当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都非常高,这也导致当时地球上的生物,普遍都非常大,而且不止是动物,就连植物也是如此。
研究者介绍,石炭纪时期,地球上的陆地生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当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突破了30%,温暖潮湿的气候,让生物们尽情发育,就连昆虫,各个都是硕大无比,比方说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节肢动物——巨型马陆,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它们的体长超过了3米。
而且就连我们熟悉的蜻蜓,一个个看起来也好像是“老鹰”一般,磁场展开的长度甚至可以达到2米。
不止是“巨虫时代”,其实一直到现代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很大的,比方说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才灭绝的猛犸象,它们也是非常大的,它们也是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哺乳动物,如今的大象站在猛犸象面前,就好像是一个小孩子站在了成年人面前。
那么,为何如今地球上的生物们,都无法再像史前时代那样,各个都变得非常大呢?前段时间在非洲热带岛屿上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年内缩小3分之一的热带蟾蜍
来自非洲的科学家团队,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毛里求斯岛、留尼汪岛等热带岛屿上,研究蟾蜍大小的变化,发现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从德班引进了蟾蜍进入这两个岛屿后,在不足年的时间里,热带蟾蜍的大小竟然缩小了三分之一。
这种变化已经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因为通过对地球生物演化的研究,研究者表示,地球生物演化阶段,如果是单纯的大小变化,至少需要数千年的时间,甚至一些物种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才可以看出端倪。
而热带蟾蜍的这种变化,显然时间太短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研究者认为,这或许与气候环境变化有关,由于热带岛屿上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气候环境,这就导致它们不需要再进行季节性繁殖,而且由于食物来源发生变化,也导致它们没有办法存储太多的能量。
研究者认为,这个因素可能也是地球现代生物越来越小的原因,因为如今地球的气候环境,已经不允许它们再变得非常大了,因为栖息地不够、食物不充足,所以,未来为了生存下去,地球上的生物可能都会持续朝着小的方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