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这一看似普通的两栖动物,实则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养殖蟾蜍并利用其药材价值,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蟾蜍的药用部分主要集中在其头部耳后腺和北皮腺所分泌的白色乳浆,这种乳浆被称为“蟾酥”,在医药领域有着显著的疗效。它不仅能治疗心力衰竭,还能应对口腔炎、咽喉炎、喉咙痛以及皮肤癌等多种疾病。因此,蟾酥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制作成六神丸、蟾酥锭等药品后,更是成为了医药领域的抢手货。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蟾蜍部位是其蜕皮,被称为蟾皮或蟾衣,同样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这种蟾蜍皮在肝癌和食道癌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效果,能够减轻这两种癌症的症状,并使肝脏部位的肿块明显缩小。此外,它还能有效消除肿痛,并具有止痛止痒的功效。因此,蟾蜍皮在市场上的价格也相对较高。根据年7月18日一家蟾蜍养殖基地发布的价格信息,蟾衣的市场价格已达到6万元一公斤,而蟾皮的市场价格则为元一公斤,单张的价格在15-10元不等。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价格通常高于批发价格。蟾酥
在每年的4月至10月,蟾蜍会进入生长旺盛期,这段时间内它们会频繁地蜕皮。每只蟾蜍每月至少蜕皮两次,一年下来,每只蟾蜍的蜕皮总量可达到14张。每张蟾衣的重量约为0.3克。假设养殖了只蟾蜍,那么每年收获的蟾衣数量将高达3.5公斤左右。此外,蟾酥也是蟾蜍的重要产物。虽然每只蟾蜍最初只能分泌少量的蟾酥,约为0.06克,但这种分泌是持续的,可以通过循环采集来积累。
如果养殖规模扩大,比如五亩地的蟾蜍,那么预计年产量将达到50公斤的蟾酥。再加上蟾皮的收益,这样一年的总收益可能会达到7、80万元,盈利空间相当可观。相较于蟾酥和蟾皮的药材价值,蟾蜍作为食材销售的收益显得微不足道。当然,要获得这些珍贵的药材,养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蟾蜍养殖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小、周期短、成本低的养殖项目,非常适合初学者和中小投资者。蟾衣
在养殖蟾衣方面,场地选择至关重要。蟾蜍的饮食习惯和习性类似于青蛙,因此养殖技术相对简单。闲置的农房、废弃的厂房、池塘、洼地、荷花池、稻田以及山洞、树林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都是蟾蜍的理想栖息地。每亩地可容纳约只蟾蜍,只需设置一道围网,便可轻松防止其跳出。
接下来是种苗问题。蟾蜍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快速的生长速度。一只蟾蜍能产下至枚卵,而蟾蜍蝌蚪从幼蟾成长为成蟾仅需三个月。因此,在刚开始尝试养殖时,规模可以从小开始,逐步扩大,从而降低风险。至于种苗成本,每只蟾蜍大约需要2元,即使养殖只,总成本也仅为1万元,非常适合初学者和中小投资者。三是饲养成本。蟾蜍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蚂蚁、蝗虫、金龟子、菜青虫、瓢虫、蚯蚓、蚊子、苍蝇等。在养殖场地中,只需堆放一些畜禽粪便和厨余垃圾,便能养出蛆虫、蚯蚓,甚至苍蝇,这些都可以成为蟾蜍的美味佳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蟾蜍养殖的收益颇丰,但并非所有蟾蜍产出的蟾酥都适用于中药。因此,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必须谨慎。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养殖品种包括黄蟾、虎皮蟾和蓝蟾。其中,黄蟾因其适应性强和生长速度快而受到初学者的青睐;虎皮蟾则因其体型较大而更适合观赏,养殖者多为爱好者;而蓝蟾则属于高端养殖品种,价格相对较高。主编:沐青编辑: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