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城市里消失的生物
TUhjnbcbe - 2024/10/27 15:52:00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二〇二一年,八零后步入中年,九零后踏入社会,零零后也考入高等学府,城市人口也慢慢增加,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多,植被,绿地,越来越少,城市里已经没有稻田,溪流,深林。一些生物逐渐消失在城市里,今天我们科普下曾经见过,却已经消失在城市里的生物。

蝗虫:俗称蚂蚱,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蚂蚱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

天牛: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学名:Coccinellaseptempunctata)是瓢虫科、瓢虫属昆虫。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0-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一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

壁虎:壁虎是蜥蜴的一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蜣螂:蜣螂(qiāngláng,英文DungBeetle)俗称屎壳郎(shǐkélàng),属鞘翅目金龟甲科。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

蜻蜓: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统称。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

蜗牛: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

蟾蜍:蟾蜍,也叫蛤蟆há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消失在城市里的生物,还有哪些呢?一零后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生物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市里消失的生物